蘇州2017年就開始前瞻布局氫能產業,發展起步較早、基礎配套良好、區位優勢明顯,擁有較完善的氫能產業鏈,涵蓋從氫氣制備、儲存、運輸、加注,到燃料電池,再到汽車、能源、建筑等終端應用。2023年9月,蘇州出臺《關于加快培育未來產業的工作意見》,氫能產業成為未來產業重點領域之一。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蘇州市氫能產業發展指導意見》等政策體系,全市以張家港、常熟“兩核”先導創新,全域產業支撐,全域場景聯動,搶抓氫能產業發展機遇和產業制高點。根據《蘇州市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規劃》,到2035年,全市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年產值力爭突破千億元,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超10家,建成加氫站超70座;打造以張家港、常熟為重點的產業核心區,以蘇州市區及相關產業園區為支撐的產業增長極,將蘇州打造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高地。
位于張家港的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加氫裝備及供氫系統在國內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一,填補高壓加注、大容積車載供氫系統、大規模液氫制儲運裝備的空白。公司總經理王凱介紹,企業公司剛成立時,國內做儲氫瓶用的碳纖維都是進口的。從2018年開始,公司結合國內相關供應商,開始國產化替代工作。“現在,我們已打通從水電解制氫、氫液化、儲運配送到終端利用的氫能全產業鏈。”
作為省內首批出臺氫燃料電池產業扶持政策、最早發布加氫站布局規劃的縣級市之一,常熟氫能產業關鍵技術取得顯著進展,應用場景不斷拓展。位于常熟的中歐氫能技術創新中心積極參與氫能行業標準制定,搭建行業交流合作平臺,為氫能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從蘇州市層面來講,氫能已被納入新能源產業重點發展版圖?!短K州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把氫能作為重點發展領域,《蘇州市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將氫能列入“6+1”新能源產業體系。
為搶占氫能產業發展先機,蘇州各地紛紛出招。今年7月,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氫能產業鏈對接座談會。來自蘇州、上海、嘉興的28家氫能企業代表圍坐一堂,談市場、提訴求、謀合作,共話氫能產業未來。其背后,隱含吳江開發區以產業鏈協同,破題氫能產業發展的深層考量。當前,整個吳江區的氫能企業大多數落戶吳江開發區,產業規模顯著,從燃料電池材料到終端應用產品,當地氫能“制、儲、輸、用”的全產業鏈條初具雛形。
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了解到,全市正整合氫能產業集群優勢,深化核心技術研發,以產業緊缺為導向,促進氫能產業人才培養良性循環;同時,加快打造“蘇州氫走廊”,拓展氫能應用場景,推動氫能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研發與商業化進程。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