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盛會以“聚變能:清潔能源未來”為主題,匯聚了來自61個國家及國際組織的近2000名專家學者,多名中外官員及機構負責人受邀出席。作為中國首家專注聚變能源商業化的民營企業,新奧能源研究院院長劉敏勝受邀出席大會開幕式及部長級會議,新奧商用聚變進展也在大會聚變成果展上亮相。其中,“玄龍-50U”裝置實現“突破百萬安培高溫高密度等離子體電流、達成秒量級1.2T強磁場”兩項關鍵成果被收錄于IAEA《聚變能源展望2025》報告,對聚變“中國力量”的突破給予高度評價。
世界聚變能源集團第2次部長級會議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第30屆聚變能大會開幕式。
盛會亮相:新奧氫硼聚變引國際關注
大會期間,新奧聚變展臺成為與會專家的關注焦點。通過多媒體演示與專業講解,新奧清晰展示了氫硼聚變路線的最新進展,吸引了眾多與會專家駐足觀看。前往展臺交流的學者絡繹不絕,與新奧團隊就氫硼聚變的技術進展與商業化前景等問題進行了多輪深入探討。
當前,以中科院、中核集團、新奧集團為代表的中國“核聚變第一陣營”正通過“氘氚”、“氫硼”等多元化技術路線,推動聚變能源的商業化進程。新奧聚焦氫硼路線,是中國核聚變技術探索的重要力量。新奧能源研究院院長劉敏勝介紹,“新奧致力于開發清潔安全、燃料易得、成本低廉的商用聚變能源,已經先后建成兩代球形環聚變實驗裝置,并在玄龍-50U裝置上接連取得了重大突破。”
立足技術突破,新奧已經啟動下一代裝置“和龍-2”的建設工作,并計劃于2027年建成并開展氫硼燃燒實驗。這一系列扎實的工程進展,為新奧實現“實驗-點火-發電”三步走戰略提供了扎實支撐,更讓全球見證了清晰的中國“聚變時間表”——助力“讓聚變能源發的第一度電在中國實現”。
新奧參加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第30屆聚變能大會。
世界聚變能源集團(WFEG)由國際原子能機構于2023年發起,旨在強化國際共識,推動各國核科技產業加大投入,加快聚變能工程示范和商業應用進程。本屆大會是世界聚變能源集團第2次部長級會議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第30屆聚變能大會首次同時在中國舉辦,主題為 “聚變能:清潔能源未來”,來自27個國家、6個國際組織的約150人參加部長級會議。56家涵蓋科研院所、高校、商業聚變公司、供應鏈企業等聚變產業鏈單位參展,展示了國際國內近年來聚變科研與創新的最新成果。
生態共建:堅持開放合作破解聚變課題
新奧始終秉持開放的合作態度,積極推進聚變研發與應用。大會期間,新奧通過冷餐會、學術邊會等技術交流活動,邀請各國家/地區的專家學者,圍繞氫硼聚變科學現狀、國際合作路徑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其中以“氫硼聚變在中國的發展”為題的冷餐會,匯集了英、法、德、意的近百位聚變領域的杰出學者、高級工程師、研發帶頭人及專家,與新奧聚變團隊共話聚變未來與合作前景。
新奧參加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第30屆聚變能大會。
“聚變是人類的未來,也是前無古人的復雜系統科學與工程,需要凝聚全球智慧,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開放合作,新奧也持續推動國際合作,助力聚變商業化早日落地。”劉敏勝對媒體強調。目前,新奧已經聯合四大洲11個國家的75家頂尖機構,與北京大學共建“北大-新奧技術創新中心”、與南開大學設立聚變智能實驗室,形成了 “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2025年啟動的氫硼聚變研究基金,更吸引了國內19所機構提交27份提案,其中18個前沿項目已獲得資助。
從技術突破到生態共建,新奧聚變在本次國際盛會上的亮相,既彰顯了中國商業聚變探索的領先性,更傳遞了中國企業深度參與全球能源革命的決心。未來,新奧將繼續凝聚創新力量與生態合力,為推進氫硼聚變商業化進程貢獻中國智慧,助力全球清潔能源事業邁向新臺階。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