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重慶樞紐港產業園九龍新城首座綜合能源站——西彭站投入運營。該項目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氫走廊”重點節點,是重慶市首批集“加氫-充電-LNG”于一體的綜合能源示范站,成為九龍坡區西部氫谷“織密氫能基礎設施網絡、推動產業落地見效”的關鍵一環。作為西部氫谷規劃中“1小時氫能供應網絡”的核心節點之一,該能源站的投營,既為區域內氫能車輛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補能保障,也為西部氫谷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加速產業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標志著九龍坡區氫能產業發展邁入“基礎設施與產業應用協同推進”的新階段。
01
智慧能源樞紐
首座綜合能源站的多維賦能
清晨6時30分,天剛蒙蒙亮,九龍新城綜合能源站西彭站的工作人員便已完成設備晨檢——從氫氣管路壓力檢測到消防系統聯動測試,從充電樁功率校準到加油機流量核驗,每一項流程都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7時整,一輛搭載國鴻氫能80kW燃料電池系統的49噸物流重卡駛入加氫車道。司機李師傅停穩車輛后,熟練地打開車載氫瓶艙門,“以前跑這條線,加氫得繞到20多公里外的一個加氫站,單程就要多花40分鐘,現在西彭站投營了,加氫更方便了。”李師傅一邊說著,一邊協助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檢查。
記者了解到,該站點由重慶鋁城氫潔能源有限公司(九龍現代產業集團與中國石化合資組建)建設運營,其加氫能力高達1000公斤/日,LNG供應能力達6萬公斤/日;氫氣源主要來自中石化長壽供氫中心,工業副產氫純度≥99%;LNG氣源則由中石化涪陵LNG工廠保障,可提供零下162℃液態加注。同步配置三級安全預警系統、火焰探測及24小時無人值守巡檢,加氫全過程可在5分鐘內完成。
當前,九龍坡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緊把握西部陸海新通道和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歷史機遇,聚力打造“西部氫谷”。九龍新城綜合能源西彭站的建成,將有效保障黃磏港口、火車站、臨港服務城的氫能車輛常態化運行,同時滿足轄區企業氫能運輸需求。該站的投營,為重慶樞紐港產業園九龍新城集疏運體系建設、碳達峰試點申報提供了有效支撐。作為區域首座綜合能源站,不僅優化了區域能源結構,促進了交通領域節能減排,更成為片區氫產業加速集聚、與西部氫谷整體發展深度協同的“催化劑”。
02
產城融合
九龍新城片區與西部氫谷協同發展
經過8年堅持不懈發展,“西部氫谷”現已集聚國際龍頭——德國博世、國內頭部——國鴻氫能等鏈主企業,涵蓋氫能源商用整車及燃料電池等核心產品,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氫燃料電池汽車配套體系。從整車看,慶鈴汽車生產布局4.5噸-49噸全系列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商用車,已初步構建起完整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商用車產業鏈條。從關鍵零部件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看,德國博世積淀深厚,實現80kW至300kW全系列產品研發,核心指標已提前達到國家2030年技術目標,已累計生產2000余臺;重型電驅橋方面,博世產品傳動效率可達96.7%以上,運行壽命可達120萬公里,技術水平國際領先。從供氫能力看,我市工業副產氫資源豐富,年產量超過15億方,可供50萬輛乘用車使用。“西部氫谷”已有終端產品集成、行業關鍵零部件和充足氫氣供應。
而重慶樞紐港產業園處在“成渝氫走廊、長江經濟帶氫走廊、西部陸海新通道氫走廊”國家三大氫走廊戰略連接點,未來氫能產業必將隨著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樞紐能級躍升而迎來爆發增長期。當前,九龍坡區已在全國累計投放氫燃料電池商用汽車超1100輛,里程突破2000萬公里,應用于化工、采礦工程、基地農業等場景。
截至9月,九龍新城范圍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118輛,日均氫耗820公斤。據了解,九龍新城綜合能源西彭站1000公斤/日設計規模可覆蓋當前需求,且還預留了彈性空間,為2026年氫能源車輛擴至350輛提前布局。
為推動氫能產業發展,九龍坡區著眼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力,正會同中石化、航天科技等央字頭企業,發揮中石化加氫渠道優勢和航天科技液氫儲存運輸技術優勢,謀劃組建央地合作氫能總部企業;依托西南地區最大供氫中心,構建“1小時氫能供應網絡”,夯實行業關鍵基礎設施和重大共性技術支撐,提速氫能在船舶、汽車、無人機、機車等領域規?;瘧谩?/p>
同時,著眼有效支持產業發展初期困難,借鑒電動汽車發展經驗,九龍坡區在土地保障、用電用能、基金投資等普惠政策基礎上,疊加重慶市“氫5條”,出臺氫能產業專項扶持政策,單個項目最高扶持資金可達到2000萬元。
據了解,未來隨著九龍新城片區氫產業的進一步集聚,以及“1小時氫能供應網絡”的不斷完善,九龍坡區將繼續以西部氫谷為載體,深化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快核心技術攻關,拓展更多氫能應用場景,為國家能源革命與“雙碳”目標實現貢獻“九龍坡力量”。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