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風電制造商放緩大型化競速

2025-10-29 08:56:53 《財經》新媒體

風電機組大型化的風勁吹了三四年之后,進入了一個間歇期。

在10月中旬的2025北京國際風能展上,僅有兩家整機商發布了更大型的風機產品,過去幾年廠商競相追趕的氛圍明顯趨于理性。

北京國際風能展被業界視為風電產業的“晴雨表”。據《財經》觀察,大多數整機商在此次展會期間,紛紛強調要回歸風電制造業的本質——即提升產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在新能源電價市場化改革之后,如何拓展應用場景、挖掘綠電價值。

與此同時,風電制造企業還不約而同地將目光瞄準一條新的賽道——人工智能(AI)。許多整機商在此次風能展上發布的新品普遍融合了AI技術。各家企業對風電和AI融合的定義不盡相同,但形成了共識:風電制造業必須運用AI,這是未來的關鍵競爭要素。

風能展期間,主辦方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與參展企業聯合發布更新《風能北京宣言2.0》。該宣言稱,綜合資源潛力、技術能力、產業鏈韌性和市場消費需求,為中國風電設定合理的發展目標:“十五五”期間年新增裝機容量不低于1.2億千瓦,確保2030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3億千瓦,到2035年累計裝機不少于20億千瓦,到2060年累計裝機達到50億千瓦。

2020年底至2024年底,中國風電累計裝機量從2.81億千瓦增長至5.2億千瓦,年均增量約為6000萬千瓦,高于五年前《風能北京宣言》提出的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的目標。

風電回歸制造業本質

目前國內主流的陸上風力發電機功率為5兆瓦-7兆瓦(MW)。今年以來,陸上風電項目招標中,10兆瓦以上級別的大型風機中標率略有下降,

2025北京風能展期間,整機廠商發布新品亦順應了這樣的趨勢,主流新品均為此前機型的優化,更大兆瓦的風機鮮見,僅有兩家廠商分別發布了25兆瓦、50兆瓦的大風機。

“(全行業)過去在降成本上走得很遠,如今更加專注于高性能,肯定能帶來收益率的提升。”遠景能源風機與裝備產品平臺副總裁黃虎對《財經》說,遠景在此次風能展沒有發布更大型的風機,而是將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將原有機型做得更好,包括產品的可靠性、發電性能、大部件預警、并入電網的友好性等方面。

曾一度引領風電機組大型化的三一重能,此次也沒有發布更大兆瓦風機。三一重能董事會秘書周利凱告訴《財經》,過去幾年,全行業從小機型到中大型風機迭代的速度比較快,如今大家都慢了下來。行業應重視風機的可靠性、高質量,持續提升發電效率——這是風電行業最本質、最核心的事。

放慢大型風機迭代速度的同時,有的企業在組織構架上也做了一些調整。一名不愿具名的風電龍頭企業負責人在風能展期間表示,公司今年在人員結構上做了重要調整,大幅增加了工藝制造人才,這是向傳統行業回歸,也是補牢產業根基。

與化石能源已建立完整的下游使用場景不同,風電下游目前基本上僅是進入電網,只有個別剛進入商業化萌芽階段的風電制氫、氨、醇等綠色燃料和化工原料項目。業界認為,風電未來擴大規模的關鍵路徑,是要擴大下游使用場景,這就對風電的安全、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風電成為綠色化工等復雜系統的核心能源支柱時,其第一屬性則由上網電量的經濟性轉變為系統安全性。“以前我們認為的大、長、高其實是‘虛胖’,現在要把他們變成肌肉。”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首席產品官、風機與裝備產品平臺總裁婁益民表示,現在更重要的是沉淀技術,讓已有的產品更好發揮產品技術穩定性。遠景通過全流程、多層級的測試驗證,提高從零部件、子系統,到整機、機群的系統協同性。

《風能北京宣言2.0》提出,“十五五”期間是中國風電步入全面市場化發展階段的第一個五年,期待更完善體制機制,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形成真正適應高比例風電的市場機制,借助市場化手段促進風電發展。按照政府指引做好“反內卷”工作,引導產業回歸價值創造本質,堅守質量底線,杜絕低價惡性競爭。

智能化:風機廠商的新發力點

自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2025年2月9日發布《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業內稱“136號文”)后,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價格進入市場化定價階段。今年下半年以來各地陸續發布執行細則,風電、光伏上網電價都遠低于此前的固定電價,且電價隨著供需波動而波動。

這意味著,電量與收益并不直接線性相關,電價水平受更多因素影響,比如發電時機、低風速時的出力情況等。鑒于此,多家風電整機商在此次風能展上推出的新品都融合了AI技術。

金風科技發布的新一代Ultra 系列風電產品矩陣,其稱之為是初步具備“經理人思維”的智能風機。該系列產品依托智能控制系統,可實現高電價時段多發電、低電價時段降容延壽的智能發電模式,提升項目收益率2個到2.5個百分點。

金風科技稱,隨著“136號文”落地,新能源行業正經歷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的關鍵轉折,風電價值邏輯重構。“度電價值成本”(LCOV)正取代傳統的“度電成本”(LCOE)指標,成為衡量項目競爭力的新標尺。

遠景能源也在同期發布了伽利略AI風儲一體機。這一新品將風機、儲能與AI能源大模型深度融合,基于“遠景天機”氣象大模型與“遠景天樞”能源大模型,搭建全域多模態感知平臺、數字孿生平臺、智能控制平臺和設計演化平臺,以提升機組的“高可靠、巧發電”能力。

第二梯隊廠商在擁抱AI上亦不遺余力。在此次風能展上,中國中車發布的新品風機升級了智能化解決方案體系:在時序異常檢測方面,采用了“大模型預訓練+小模型集成”的復合技術路徑;在葉片視覺監測方面,利用視覺大模型實現高精度識別、自動診斷與智能化追溯。

風機融合AI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三一重能智能化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對《財經》表示,風電行業與人工智能的融合將深度重塑整個產業鏈,未來可以實現全生命周期無人化運維。預計“職業經理人”風機將在行業內普及,風機不僅能看風發電,還能看價發電(根據電價高低)、看網發電(根據電網負荷需求)、看天發電(根據天氣預測),實現發電策略、電網支撐、荷儲協調的高度智能自主決策。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風電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