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能源轉型進入加速期,以“雙碳”目標為核心的政策體系持續深化。國家“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低碳綠色發展進入加速期,高耗能行業節能降碳改造步伐加快,為相關技術與服務打開萬億級的市場空間。國際能源合作持續深化,“一帶一路”倡議從“互聯互通”向“綠色共贏”升級,大批可再生能源項目在東南亞、中東、歐洲等沿線區域落地生根,結出碩果累累,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廣闊前景。
全球市場內生動力顯現,綠色低碳不僅是成本,更是競爭力。綠色標準成為新的“準入壁壘”,企業在全球供應鏈的“綠色溢價”,為掌握節能環保與清潔能源技術的企業提供了廣闊舞臺。作為中國能源裝備的代表企業,雙良節能精準把握政策紅利與發展機遇,將四十余年的發展積淀與市場需求深度融合,在熱泵、液冷、氫能等領域構建核心競爭力,搭建產業價值鏈,成為中國綠色產能走向全球的重要紐帶。
熱泵技術作為傳統供熱技術的替代方案,能將低品位熱能(如空氣、水、土壤、工業廢熱中的熱量)提升至可用于日常生活或工業生產的高品位熱能。它并非“生產”熱能,而是像“熱能搬運工”,以余熱利用替代煤炭燃燒等熱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其核心價值在于節能、降碳和環保。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雙良就已將吸收式熱泵技術應用于各行業,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與創新精神,精準洞察并深度對接客戶需求,不斷研發和推出定制化解決方案,產品榮膺中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在城市供暖、工業節能、分布式能源等多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接連獲得北京大唐高井、天津陳塘莊燃氣電廠、石家莊西嶺中繼能源站、寧夏電投等大體量項目,成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關鍵一環。
在大唐國際北京高井熱電項目中,雙良熱泵機組將電廠排煙溫度從80℃降至 30℃,年回收余熱195MW,在供熱季期間,預計年增加供熱能力159.0萬GJ,節省天然氣約4318萬標準立方米,減少碳排放約9.05萬噸,成為城市熱電聯產零碳改造的樣板。
在海外市場,雙良節能產品不僅在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持續穩健發展,還成功拓展了美洲數據中心和歐洲熱泵等新興行業和產品應用,在瑞士Limeco、意大利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德國法蘭克福國際展覽中心、德國奧迪工廠、美洲電信、阿曼聯合太陽能等多個典型項目中取得應用,產品質量與技術實力備受客戶認可。
面向工業節能的轉型浪潮,中高溫熱泵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作為國家能源結構轉型和工業綠色升級的重要裝備,市場需求持續攀升。雙良憑借在熱泵領域的深厚積淀,積極布局中高溫熱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持續提升從低品位余熱向高品位熱能的轉化能力,助力傳統高耗能產業突破綠色壁壘,實現低碳可持續發展。
在算力需求井噴的當下,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大規模云計算等應用,帶來的不僅是數字經濟的繁榮,還有驚人的能源消耗。傳統數據中心的風冷系統PUE(電能利用效率)普遍在1.5至1.8之間,意味著近半數電力消耗于散熱環節。隨著“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解決算力能耗挑戰成為關乎國家戰略的關鍵議題。
雙良在冷卻系統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淀。行業首創的全鋼結構間接空冷塔,作為電力行業高科技工程,榮獲中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與中國工業大獎項目獎,奠定行業領先地位,廣泛開拓海外市場,是哈電國際、三菱、日立、尼日利亞丹格特集團、Epyteck發電公司、沙特電力等多家國際知名企業的合格供應商。面對新興的市場需求,雙良積極切入液冷新賽道,推出集中式均衡智冷解決方案,以空冷冷水一體式液冷機組,將“東數西算”的能耗挑戰轉化為綠色發展機遇。
在銀川天云智算中心,雙良為其量身定制了3臺1320KW熱管理模塊,成為項目穩定運行的冷卻保障。機組內部采用空冷冷水一體式結構和均衡智控TMS兩項關鍵技術,均衡智控TMS技術融合傳熱機理、動態管理、主動預測、模型自優化等先進控制方法,控制一體機均衡出力,使數據中心溫度保持在期望的適宜溫度范圍內,并根據不同時段的散熱需求,主動調控冷卻工質流量和溫度。機組采用整體撬裝結構,相比于單純的壓縮機制冷,不僅能夠降低PUE值,更實現了零水耗,節能效益顯著。項目建成后,天云智算中心將成為國內首個集綠電、光能、風能、電廠余熱多能互補的近“零碳”數據中心,為“東數西算”戰略的低碳落地提供標桿。
該解決方案不僅適用于數據中心,更拓展到多應用場景,在儲能電站、天然氣壓縮儲能、電解制氫等領域引入自然風冷卻,在實現節水的同時,可實現全年綜合能耗低,特別適合全年平均氣溫低及缺水地區。在全球最大液態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青海格爾木光伏產業園,雙良定制化冷卻系統以極強的環境適應性,在-33.6℃至36.1℃的極端溫差、0-100%的負荷波動下,始終保持高效、穩定、安全運行,為大規模儲能項目樹立技術典范。
氫能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作為零碳能源體系的重要載體,正處于從示范引導邁向產業化應用的關鍵時期。在這場能源革命中,電解槽作為“制儲輸用”全鏈條的核心裝備,直接決定著綠氫的成本與規模化前景。雙良依托多年的高端裝備制造經驗,聚焦電解槽核心環節,通過持續創新與精益制造,為全球用戶提供低能耗、高可靠性的綠電智能制氫系統。
在國內市場,雙良綠電制氫系統成功應用于龍源阿拉善多能互補示范項目,有效促進當地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與清潔能源體系的構建;與華錦能源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長春榆樹市綠色甲醇項目”,助力綠色能源產業基地建設;為國家電投搭建堿性水電解制氫測試平臺,筑基科研,推動氫能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在閎揚福海光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中,助力72000Nm3/h綠氫產能,配置的5000Nm3/h堿性水電解槽創下行業單機產氫量新紀錄。
在海外市場,雙良為多個大型示范項目配套產品。其中,阿曼聯合太陽能項目是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高純硅項目,總投資超百億元,雙良作為關鍵設備供應商,為其多套綠電制氫設備,預計將于今年四季度投入運行;ACME阿曼日產300噸綠氨項目是中東地區極具代表性的綠氫氨一體化標桿項目,計劃打造從綠電到制氫再到合成氨的全鏈條綠色能源體系,雙良提供的綠電智能制氫系統是這一鏈條的核心樞紐,將為綠氨生產提供穩定氫源。
在技術路線上,雙良正積極構建多元化的制氫技術矩陣,依托碳中和中央研究院,對AEM、PEM等前沿技術進行前瞻性儲備。目前,百千瓦級AEM電解槽樣機已完成開發并進入調試階段,為應對未來新興市場奠定堅實基礎。
從國內能源巨頭到國際知名企業,雙良節能以領先的技術、可靠的產品、高效的交付與全生命周期服務,贏得了全球客戶的認可,產品服務于50多個行業,200多個細分領域,40000多家客戶,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世界500強企業中,有300余家是雙良的合作伙伴。
從歷史積淀到新興領域,從技術突破到項目落地,雙良節能始終以中國智造賦能全球零碳轉型。未來,雙良將繼續以創新為帆、以服務為槳,站在“十五五”規劃的新起點,為全球能源革命注入更多力量,書寫零碳時代的增長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