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解鎖新質生產力的"巴彥油田方案"

2025-09-24 12:31:25 “華北油田時空”公眾號   作者: 馬曉鋒  
秋日的河套平原,金黃的胡楊樹葉在風中搖曳,為這片富饒的土地增添了幾分詩意。9月22日至23日,筆者實地探訪了內蒙古西部最大原油生產基地--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巴彥油田。采訪中,從智能化井場到光伏發電站,從聯合站到轉運樞紐,巴彥油田以"黨建引領、改革創新、數智賦能、綠色發展"為核心的新質生產力實踐,令人印象深刻。
 
"綠能智管",開啟巴彥油田發展新篇
 
在巴彥油田,新質生產力根植于"油公司"模式改革等制度創新,"巴彥速度"背后是科技創新與管理變革的雙輪驅動。
 
9月22日上午,筆者直奔吉蘭泰采油作業項目部。首站是吉蘭泰吉華2區塊3號平臺--巴彥油田高效開發的縮影。據工作人員介紹,該平臺采用叢式井布局,通過智能傳感器網絡實現地層壓力實時感知,并自主優化生產參數,異常工況診斷準確率高達94%。在荒漠腹地,抽油機井與自噴井有序運轉,而更引人注目的是毗鄰的吉蘭泰4兆瓦光伏發電站。陽光下,成片光伏板熠熠生輝,年發電量可替代標煤超千噸,全油田非化石能源占比已達20.6%。"光伏+油氣"的融合模式,正是巴彥油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體現。
 
隨后,筆者走進吉蘭泰聯合站。無人機巡檢、機器人協同等數智化手段在這里已經深度應用。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聯合站通過"遠程控制+集中監控"模式,生產效率大幅提升。下午,筆者來到原油轉運站。這座年轉運能力150萬噸的樞紐,利用太陽能集熱器滿足50%以上用熱需求,年減排二氧化碳約1800噸。鐵路裝車區可實現密閉作業,56個鶴位同時運行、甚是壯觀,展現出資源集約化利用的"巴彥智慧"。
 
數智驅動,邁向零碳油企新境界
 
9月23日上午,筆者先后走訪了巴彥油田展廳、臨河興華1區塊3號平臺和臨河聯合站。在展室"筑夢未來"廳,伴景畫與多媒體技術生動呈現了油田、氣田、能田、碳田等"四田"融合的藍圖。據講解員介紹,巴彥油田正通過CCUS技術攻關,力爭"十五五"末實現注碳200萬噸、采收率不低于40%,為零碳油田示范區鋪路。
 
臨河興華1區塊3號平臺是此行的一大亮點,2024年9月1日的《人民日報》一版曾經圖片形式報道過這里。在平臺16口油水井中,最深井超5000米,原油凝固點高達47到49攝氏度。為解決這一難題,油田創新采用井下加熱電纜,確保原油舉升溫度高于凝固點。技術人員告訴筆者,平臺全面搭載自動監測儀器,實現生產參數實時采集、設備狀態智能預警,堪稱"會思考"的油井。相鄰的臨河聯合站更是數智化標桿:無人機每日對管線進行紅外巡檢,泄漏點可50米內精準定位;防爆機器人按路徑巡查設備,結合中控平臺實現"少人值守"。這些技術不僅降低勞動強度,更將新質生產力轉化為安全與效益的雙重保障。
 
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向新而行,以數智化激活傳統產業,以綠色低碳重塑發展底色。7年來,巴彥分公司累計產油超450萬噸,在中國石油108個采油廠綜合對標中連續三年奪魁,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
 
系統重構,交出新質生產力的優異答卷
 
筆者在的采訪中看到,巴彥油田的新質生產力絕非單一的技術突破,而是系統性的"生態重構"。"黨建引領"確保戰略不偏航,"改革創新"催生"百人百萬噸"高效模式,"數智賦能"打造"神經中樞"式智能油田,"綠色發展"讓荒漠井場與生態公益林共存。在這里,每一口智能油井、每一片光伏板、每一噸注碳目標,都在無聲地訴說一個真理:高質量發展必須以科技為槳、以綠色為帆。
 
這里不僅是新區新盆地高效勘探的經典范例,更是探索零碳油田、智能管理的先鋒陣地。巴彥油田的實踐證明,新質生產力是傳統能源轉型的必由之路。隨著未來能源布局的逐步深化,巴彥油田,這座蒙西綜合性能源基地將繼續以"追智逐綠"的嶄新姿態,為國家能源安全與低碳未來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 郎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