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訊[4021期]2025-10-22
-
2025年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4.6%
2025年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4.6%,比二季度上升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分三大門類看,2025年三季度,采礦業產能利用率為72.5%;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為74.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產能利用率為74.3%。
-
國內單機容量最大抽蓄電站首臺機組突破重要節點
10月16日12時50分,哈電集團自主研制的浙江天臺抽水蓄能電站首臺機組順利完成首次沖轉,并于16時16分順利啟動,成功升速至額定轉速,機組運行平穩,各項性能指標均表現優異,贏得了業主和參建各方的高度認可,標志著國內單機容量最大(425兆瓦)的抽水蓄能電站首臺機組正式進入有水調試階段。作為國家“十四五”重點實施項目,對于促進新能源消納、優化地區電源結構、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
百萬千瓦機組!江西九江電廠二期全面投產
10月21日,由中國能建中南院設計、廣東火電承建的國能神華九江電廠二期2×100萬千瓦擴建工程項目4號機組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項目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是江西省“十四五”重大清潔煤電項目和支撐性電源,二期擴建工程建設2×100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同步建設煙氣脫硫脫硝裝置。廣東火電負責4號機組建筑安裝及部分公用系統建筑安裝。
-
國家能源集團自產煤連續48個月保持5000萬噸峰值水平
10月16日,國家能源集團舉行的2025年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介紹到,今年三季度,該集團能源保供有力有效,煤炭產銷、發電量等核心指標取得顯著成效。同時,集團經營業績持續改善,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數據顯示,自今年迎峰度夏行動開展以來, 國家能源集團自產煤連續48個月保持5000萬噸峰值水平,商品煤銷售量、發電量齊創單月歷史新高。
-
9月份進口動力煤環比增7.69%,進口煉焦煤環比增7.5%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9月份,全國進口動力煤(非煉焦煤)3508萬噸,同比下降5.76%,連續第八個月同比下降,環比增長7.69%,再創年內新高。1-9月份,全國累計進口動力煤26257.2萬噸,同比下降12.45%。9月份,全國進口煉焦煤1092.4萬噸,再創今年以來最高水平,同比增長5.5%,環比增長7.5%。1-9月份,全國累計進口煉焦煤8353.1萬噸,同比下降6.4%。
-
川投瀘州天然氣發電項目2號機組并網一次成功
10月21日,隨著導流洞進口閘門的緩緩落下,國家能源集團大渡河金川水電站工程實現下閘蓄水,為后續發電機組進行有水調試和正式投產發電奠定了基礎,標志著金川水電站正式邁入投產倒計時。項目于2018年12月核準開工,是四川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國家能源集團“四重一要”重點工程。
-
國際油價10月21日微漲
10月21日,國際油價微漲。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30美分,收于每桶57.82美元,漲幅為0.52%;1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31美分,收于每桶61.32美元,漲幅為0.51%。
-
“十五五”風電年新增裝機不低于1.2億干瓦
10月20~22日,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大會發布了《風能北京宣言2.0》,《宣言》為中國風電設定合理的發展目標。“十五五”期間年新增裝機容量不低于1.2億干瓦,其中海上風電年新增裝機容量不低于1500萬干瓦,確保2030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3億干瓦,到2035年累計裝機不少于20億干瓦,到2060年累計裝機達到50億干瓦,助力能源領域率先實現碳中和。
-
我國新增22處國家重要濕地
10月21日從國家林草局獲悉:山西省山陰縣桑干河等22處濕地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至此,我國國家重要濕地達80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推進濕地保護修復,組織實施濕地保護修復項目3700多個,新增和修復濕地100多萬公頃,濕地生態狀況明顯改善。截至目前,全國共指定國際重要濕地82處、認證國際濕地城市22個、認定80處國家重要濕地和1205處省級重要濕地,初步構建起濕地分級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