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 核電
  • 今年我國獲得ITER合同金額已超1.2億歐元

今年我國獲得ITER合同金額已超1.2億歐元

2025-11-28 09:05:34 科技日報   作者: 記者 代小佩  
11月27日從核聚變科技成果轉化展覽展示與對接活動上獲悉,我國已成功獲得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組織現金采購合同140余項,僅2025年的合同金額已超1.2億歐元(約合9.8億元人民幣)。我國參加ITER計劃以來,培育1家公司、助推3家公司上市、牽引20余家企業走向國際市場。
 
“ITER計劃的產業帶動效應很明顯。”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副主任王敏介紹。ITER是世界首個核聚變實驗堆,其托卡馬克裝置約由100萬個部件、1000萬個子部件組成,是當今全球在建的規模最大、功率最高的核聚變裝置。
 
“核聚變能具有資源豐富、安全高效、環境友好等優點,是人類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科技部六司副司長薛強介紹。從參與ITER計劃實施,到新原子能法明確鼓勵和支持受控熱核聚變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再到“十五五”規劃建議將核聚變能作為未來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核聚變事業發展。
 
在此背景下,我國核聚變事業取得突出成就。“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實驗裝置和研發平臺綜合能力達到國際水平,核聚變產業、人才培養等工作不斷推進,核聚變總體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主任王艷說。
 
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是中國下一代“人造太陽”。其建成后,將進行氘氚燃燒等離子體實驗研究。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陸坤介紹,目前,BEST各系統的制造已全面開展,計劃2027年底完成BEST裝置建設。
 
“超導材料對核聚變裝置至關重要。”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黨委書記李建峰介紹,“低溫超導已實現產業化,進入推廣應用階段;高溫超導已開始工程化,進入應用示范階段。未來,將探索新型實用化超導材料及其制備技術。同時,改進現有低溫和高溫超導線帶材工藝,降低應用裝備成本,提升可靠性。”
 
王艷強調:“推動核聚變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打造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成果轉化和培育創新文化的創新生態,保障核聚變能科技與產業發展行穩致遠,尤其重要。”
 
此次活動還舉行了圓桌論壇,以及ITER磁體變流器電源二期項目、3D芯片封裝TGV金屬化專用設備項目、多型號太赫茲光泵浦激光器關鍵技術研制項目的簽約儀式。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