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新能源
  • 氫能
  • 我國氫能產業處于向規模化邁進的關鍵階段

我國氫能產業處于向規模化邁進的關鍵階段

2025-11-26 09:57:17 中國石化報   作者: 記者 馬 玲 通訊員 張佳琦  

閱讀提示:

我國氫能產業經過“十四五”時期的發展,正從試點探索進入有序破局和規模化應用新階段。“十五五”時期,氫基能源與傳統工業、傳統交通、傳統能源的融合發展將成為新能源制氫的主要應用場景,也將成為綠氫產業鏈創新實踐的重點。

作為將可再生能源與綠色化工深度融合的創新能源模式,綠色氫氨醇這一“綠色石油”的崛起,不僅為我國能源轉型提供了新路徑,更為“雙碳”目標的實現注入了強勁動力,正悄然改寫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格局。

風光氫氨醇一體化:新能源就地消納新模式

國家能源局近期公示的首批氫能試點名單中,綠色氫氨醇項目占據主力,而在此前發布的首批綠色液體燃料技術攻關和產業化試點項目中,綠色氫氨醇項目同樣占據多數。預示著這一產業正處于從示范應用邁向規模化推廣的關鍵階段。

近日,在內蒙古錫林浩特召開的綠色氫氨醇產業集群推進會上,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會長于彤透露,截至2025年10月,我國累計規劃風光氫氨醇一體化項目超800個,合計規劃綠氫產能近900萬噸/年,已建成產能超20萬噸/年,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作為將可再生能源與綠色化工深度融合的創新能源模式,綠色氫氨醇這一“綠色石油”的崛起,不僅為我國能源轉型提供了新路徑,更為“雙碳”目標的實現注入了強勁動力,正悄然改寫新能源產業發展格局。

綠色氫氨醇成為連接綠電與終端應用的關鍵紐帶

打通電力、化工等多個領域的卡點,構建一個跨行業、多能源協同的新型能源產業生態

目前,山東、甘肅、新疆、云南、江西、廣東公布了風電光伏增量項目競價結果,價格差最大高達35.71%。風電光伏增量項目在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后,售價普遍低于預期。風光氫氨醇一體化發展模式給風電光伏企業帶來新的選擇機會。

風光氫氨醇一體化的核心邏輯是先靠風力、光伏發出綠電,再用電解水制成綠氫,之后,綠氫與空氣中的氮氣合成綠氨,或與捕集的二氧化碳反應制成綠色甲醇,最終形成“綠電-綠氫-綠氨/醇”的閉環產業鏈。

于彤認為,在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綠色氫氨醇產業憑借獨特的技術優勢和戰略價值,把不穩定、難儲存和長距離運輸的風光電能轉化為易儲運的化學能,正從概念走向實踐,成為連接綠電與終端應用的關鍵紐帶。

我國風光資源豐富,到2035年風電光伏總裝機預計達36億千瓦,還有19億千瓦新增空間,但風光發電的間歇性、波動性一直是難題。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主任委員、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原副司長梁志鵬表示,綠色氫氨醇產業把可再生能源電力轉化為氫氨醇,既能當工業原料,又能替代煤炭、石油等傳統燃料,讓清潔能源“存得住、運得走、用得廣”,是增加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總量的新路徑。

中國有研科技集團首席專家、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蔣利軍表示,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提高新能源開發和消納是重中之重。風光氫氨醇一體化提供了新能源就地消納新模式,通過電解水制氫,將綠電變為綠氫、綠氨、綠醇,可實現風光資源的多元化應用。

具備經濟性是綠色氫氨醇受歡迎的重要因素。數據顯示,電解水制氫成本與2020年相比下降近50%。專家表示,隨著柔性制氫技術和一體化控制系統示范推廣,在風光資源富集區,綠色氫能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2030年前后,綠氫每公斤價格可能降至10元。風光氫氨醇一體化不僅能解決綠電消納和收益問題,而且能打通電力、化工、交通、農業等多個領域的卡點,構建一個跨行業、多能源協同的新型能源產業生態。

綠色氫氨醇項目集中在“三北”地區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及西部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和轉化,未來將構建一種新型的西能東輸模式

“十四五”期間,隨著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遠景能源赤峰綠氨項目等一批標桿工程陸續落地,河鋼、寶武等鋼鐵企業的氫冶金項目也如火如荼推進。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楊錚表示,我國綠色氫氨醇投產、在建和規劃項目大部分集中在風光資源豐富的“三北(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其中,內蒙古、吉林、新疆、河北、寧夏、甘肅、山西、青海等地已發布相應規劃或實施方案,鼓勵大規模發展新能源制綠色氫氨醇產業。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是我國重點規劃建設的9個大型現代風電基地之一,日益完善的產業生態、堅實有力的基礎設施,以及真金白銀的政策保障,將進一步夯實其綠色氫氨醇產業集群崛起的根基。目前,錫林郭勒盟已建成新能源裝機超2300萬千瓦、年發綠電500億千瓦時。蔣利軍認為,錫林郭勒盟的資源稟賦和應用場景,使其具備氫能產業率先破局的天然優勢,通過政策突破和技術創新并重,有望為全國產業轉型提供經驗。

在吉林省松原市,總投資296億元的中能建松原氫能產業園風光氫氨醇一體化示范項目將于年底前投產。該項目構建了“風光發電、綠電制氫、綠色合成氨醇”的完整產業鏈。中國能建綠色氫氨新能源(松原)公司副總經理李昌倫表示,采用綠電直連制綠氫進而合成綠氨,新能源波動性與化工合成穩定性之間的耦合,讓目前這個全球體量最大的風光氫氨醇一體化項目在技術上實現了突破。

蔣利軍指出,我國氫能產業已從試點探索進入有序破局新階段,基于不同地區的資源和市場特點,正在形成一系列區域化差異化的發展態勢,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已形成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集群,“三北”地區依托風光資源優勢和工業基礎,成為綠氫生產核心區。

作為一種長期儲能載體,綠色氫氨醇具有獨特優勢。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周孝信表示,2025~2060年,我國全社會年用電量將從10萬億千瓦時增至21萬億千瓦時。綠氫作為長期儲能介質,可在極端條件下為電力系統提供韌性支持。綠氫合成甲烷、甲醇等綠色燃料和化工原料,與已初步實現產業化的綠氨等綠色燃料一起,成為新型能源體系中重要綠色能源的組成部分。

綠氫與新型電力系統的運行機制,以及其生產過程和發電應用,對提升新型電力系統靈活性調節能力起到顯著作用。周孝信認為,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及西部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和轉化,未來將構建一種新型的西能東輸模式。

綠色氫氨醇市場前景光明,但發展道路曲折

面臨生產成本較高、跨領域技術耦合及規模化生產技術驗證不足、標準體系尚不完善等挑戰

盡管風光氫氨醇一體化前景光明,但整個產業鏈要實現規模化快速發展,仍面臨生產成本較高、跨領域技術耦合及規模化生產技術驗證不足、標準體系尚不完善等挑戰。

聚焦制氫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叔賢表示,綠氫成本是氫能實現可持續目標的關鍵,要想辦法將綠氫成本降至與灰氫成本相當。綠電制氫和二氧化碳捕集兩大問題成為綠氫成本下降的主要阻礙,要消除綠氫高成本瓶頸,必須依靠技術創新。

于彤指出,推動綠色氫氨醇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此,要整體優化生產成本,開展電解槽等關鍵設備技術攻關,降低設備成本,同時利用電網棄電或采用離網模式生產綠色氫氨醇以降低電力成本;組織新能源企業與氨醇等化工企業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加快打通“綠電-綠氫-綠氨/醇”產業鏈,推動綠色氫氨醇規模化應用;繼續完善國內綠色氫氨醇標準體系,加強與國際認證機構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我國綠色氫氨醇認證標準與國際接軌。

氫儲運環節同樣制約風光氫氨醇一體化健康發展。航天氫能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安剛認為,只有消除大規模儲運技術瓶頸,才能大幅降低氫氣成本,氫能社會才能真正到來。

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外籍院士劉科針對如何實現低成本的氫能制取和儲運提出低碳甲醇方案,即利用綠電與劣質煤,以及微礦分離技術制備甲醇。他指出,低碳甲醇是綠氫最好的儲運載體,還可利用現有的加能站加注,最大程度提升了經濟性。

楊錚指出,目前,新能源電力制氫成本較高,生物質資源收儲成本也高,導致綠色氫氨醇生產成本較高。同時,由于國內供需錯位,全國跨區域供應鏈建設進度慢,導致西北新能源基地運輸到終端不具備經濟性。從長遠看,氫氨醇市場前景光明,但發展道路曲折。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氫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