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期(2025年11月12日至2025年11月18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698元/噸,環比持平。
從環渤海六個港口交易價格的采集情況看,本期共采集樣本單位73家,樣本數量為306條。5500K熱值(硫分:0.6%-1%)的現貨綜合價格為829元/噸,長協綜合價格為684元/噸,現貨與長協的計算比例為1:9。從計算結果看,本報告期,24個規格品中有4個規格品價格上漲,漲幅均為5元/噸。
近期,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沿海煤炭市場供需雙方博弈持續升級,交易陷入僵持狀態,現貨成交減少,價格波動活性顯著減弱。歷經連續7期上漲后,本周期環渤海地區綜合煤炭價格指數迎來持穩運行。
一、長時間封航推高港口庫存。本周期,沿海海域氣象條件不佳,長時封航限制裝船作業,終端補庫節奏被打亂,港口進入快速累庫階段。截止至11月19日,秦唐滄三大港區煤炭庫存2581.3萬噸,較上周同期增加186.4萬噸。目前主要鐵路運輸通道較為順暢,加上唐包鐵路部分路段擴能改造竣工后,該線路鐵路運能提升助力蒙煤外運,能夠有效保障集港貨源穩定。貨源充足且結構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沿海煤炭價格上漲動能。
二、終端冬儲備貨呈現區域性差異。今年北方地區降溫進程顯著偏早,促使民用塊煤冬儲備貨需求提前啟動,目前階段性備貨基本完成,而東南沿海地區因氣候條件相對適宜,冬儲備貨時間晚于往年水平,區域備貨節奏分化明顯。數據顯示,在周均庫存(11月11-17日)低于去年同期6.2%的情況下,沿海八省電廠周均供煤量僅有186萬噸,低于去年同期9.5%。此外,12月初將召開年度訂貨會,市場觀望情緒顯著升溫,部分貿易商節奏放緩,且終端用戶對偏高煤價接受度持續下降,采購決策趨于謹慎,市場整體交易活性進一步走低。
總體來看,當前沿海煤炭市場供需處于弱平衡狀態,市場情緒趨向冷靜,價格波動區間收窄且逐步貼合供需基本面。市場各方對后市預期存在分歧,缺乏明確單邊驅動因素支撐趨勢性行情,短期內價格大概率以區間震蕩為主。
沿海航運市場方面,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OCFI)顯示,本報告期(2025年11月12日至2025年11月18日),沿海煤炭運價有所回調。截至2025年11月18日,運價指數報收1072.85點,與11月11日相比下行144.58點,跌幅為11.88%。
具體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線,2025年11月18日與11月11日相比,秦皇島至廣州航線5-6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54.6元/噸,環比下行6.6元/噸;秦皇島至上海航線4-5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39.7元/噸,環比下行10.9元/噸;秦皇島至江陰航線4-5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42.0元/噸,環比下行9.6元/噸。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