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新能源
  • 儲能
  • 萬億巨頭殺入儲能,真正的超級「卷王」來了

萬億巨頭殺入儲能,真正的超級「卷王」來了

2025-10-28 08:46:07 華夏能源網   作者: 蔣波  

火熱的儲能行業,迎來了真正的超級“卷王”!

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獲悉,10月21日,富士康新能源電池(鄭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士康新能源”)在鄭州舉行了“富士康儲能量產暨新品發布會”。富士康旗下儲能品牌“富儲科能”正式亮相。

富士康新能源是大名鼎鼎的富士康集團儲能業務發展平臺。富士康成立于1988年,總部位于深圳,是全球規模*的電子科技制造服務商,也是全球*的3C代工廠。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多次躋身《福布斯》富豪榜,被譽為 “代工*”。

在此次發布會上,富儲科能發布了9.37MWh集裝箱系統——“能量巨獸9370”。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新能源還公開立下“宏愿”——5年左右時間進入全球儲能行業TOP陣營。

儲能行業目前的熱度仍在不斷上升,但市場競爭已經白熱化,在136號文等政策文件的推動下儲能產業的發展邏輯也已發生深刻變化。面對這個復雜變化的行業,儲能“新兵”富士康會如何攻城略地?萬億富士康的殺入,儲能行業會被攪翻天嗎?

01、富士康的兩張牌:卷容量,卷安全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在發布會上,富士康新能源發布了AIO-261/522kWh、組串分布式-4320kWh儲能系統,并宣布AIO-488kWh、集裝箱6250kWh、能量巨獸9370kWh(9.37MWh)計劃于明年面市。

富士康在發布會上表示,采用All in one設計的AIO-262kWh和522kWh產品,通過設計創新讓產品質心更低、重心更穩,也令產品在生產、運輸、使用、運維階段更加安全穩定;通過熱管理優化產品,實現了高達91%的綜合效率;通過模塊化設計,實現了占地面積更小、更靈活的特性。

組串式分布式4.32MWh儲能系統,采用一簇一管理的設計,能夠有效杜絕高壓環流帶來的安全隱患,而每簇配備的獨立熱管理系統可以令儲能系統內所有電芯之間的溫差控制在0.5℃以內。并且,該產品通過模塊化設計,支持儲能系統實現從1MWh到數百MWh的快速拼裝,以滿足中大型工商儲應用需求。

能量巨獸9370kWh,基于富儲科能*專利的CTR+巧疊技術,在標準20尺集裝箱內實現了能量密度突破,*電量達9.37MWh,較行業內標準集裝箱儲能系統容量提升87%。

實際上,儲能電芯大型化是最近幾年的發展趨勢。此前,標準20尺集裝箱容量由3.44MWh躍升至5MWh,隨后包括寧德時代、遠景能源等在內的頭部企業,將容量進一步推到了6.25MWh,甚至8MWh以上。今年9月,比亞迪儲能推出的“浩瀚”新品更是在等效20尺集裝箱內實現10MWh容量。

僅就單機容量而言,富士康新能源發布的9.37MWh儲能系統已處于行業頭部地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能量巨獸”。對于一個剛剛跨界而來的儲能“新兵”來說,能達到這種水平頗為不易。

在容量之外,富士康新能源此次發布會打出了“安全牌”,發布會以“做客戶真正的朋友?富儲科能儲能安全領跑者”為主題,在產品宣講上也重點突出了安全賣點。

在發布會上,富士康新能源產品開發總監王章保指出,當前行業安全問題主要緣于市場亂象、技術短板和服務缺失。為此,他強調,實現儲能真安全,需在市場端擯棄急功近利,堅持長期主義;在研發端持續投入攻堅核心技術;在服務端建立長效運維體系。

為保障產品安全,富士康提出“系統級安全”,在將所有零部件納入安全管控的同時,覆蓋產品研發、設計、制造、運輸與運維全流程。在技術層面,公司以“全生命周期不熱擴散”為目標,提高安全標準。據介紹,公司采用的2mm厚氣凝膠,隔熱性能是行業平均值的兩倍。在生產端,富士康率先導入OCT焊接質量在線檢測,實現激光焊接良率100%,并通過268項EOL出廠檢測,實現安全檢測全覆蓋。

在發布會上,富士康新能源表示,儲能是馬拉松競賽,而非短期沖刺,因此公司的儲能業務采用“廣積糧、基本功、緩稱王”的戰略節奏,將2025年定調為“打磨年”,將2026年定調為“產品大年”,力求打造未來具備現象級影響力的儲能解決方案。同時,公司還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進入全球儲能行業TOP陣營。

02、“代工巨頭”謀轉型:儲能是關鍵增長極

1950年出生的郭臺銘,早年憑借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74年以30萬新臺幣創辦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

創業初期,他便遭遇石油危機與合伙人撤資的雙重打擊。危急時刻,依靠妻子借來的70萬新臺幣才得以渡過難關。1985年,郭臺銘在美國注冊“FOXCONN”品牌,即富士康,取“聚才乃壯,富士則康”之意,正式開啟企業的國際化布局。

憑借標準化的模具生產工藝與*的eCMMS代工模式,富士康從電腦連接器業務切入市場,逐步拓展業務邊界,最終成長為全球*的電子代工廠。而郭臺銘也身價暴漲躋身《福布斯》富豪榜,多次登上中國臺灣首富寶座。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富士康布局儲能并非一時心血來潮。早在2017 年,母公司鴻海就以10億元戰略投資寧德時代(SZ:300750),布局電池技術,在新能源領域埋下種子。

2019年,63歲的劉揚偉接替郭臺銘執掌鴻海集團后,啟動了“3+3”轉型戰略——聚焦人工智能、半導體、新世代通信三大核心技術,同時賦能電動車、數字健康、機器人三大未來產業,努力打破代工依賴,開辟新發展空間。外界解讀,富士康不想再做“血汗工廠”了。

富士康的轉型,實際上與其面臨的困境相關。

作為“蘋果代工王”,富士康曾憑借“赤字接單、黑字出貨”的*成本控制和垂直整合能力,在iPhone時代建立起護城河。但是,“代工”模式也給富士康的發展埋下隱憂。公司長期處于價值鏈底端,毛利率較低。隨著蘋果推進供應鏈多元化,引入和碩、緯創等競爭者,富士康的議價能力持續降低。

另外,蘋果這棵“大樹”自身正面臨嚴峻挑戰。近年來,iPhone在外觀設計與核心功能上缺乏顛覆性創新,在中國本土品牌的激烈圍剿下,其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已連續4年下滑,從中國市場銷量榜榜首跌至第五。

在此背景下,鴻海規劃了新戰略圖譜,而儲能被定義為是關鍵增長極。

近年來,富士康在儲能領域的布局節奏明顯加快:2023 年,富士康專門成立新事業總部,將儲能電池業務納入核心發展板塊;同時,通過入股上海采日能源、成立綠能開發基金等舉措,布局風光儲一體化產業,構建完整的綠色能源生態。

2024年,富士康進一步加碼儲能業務,設立新能源電池公司,加速推進鄭州儲能生產基地建設,并在年底實現首批產線投產,邁出了儲能產品規?;a的關鍵一步。

2025年,更是富士康儲能發展的里程碑之年,武漢園區正式啟動儲能系統量產,鄭州基地則達成3GWh的年產能,基本構建起“以上海為研發核心、武漢為試制樞紐、鄭州為生產基地”的產業閉環,公司還提出了要打造“全球*儲能燈塔工廠”的目標。

03、富士康的野望:靠什么進入TOP陣營?

富士康殺入儲能,在市場上引起熱議。從表面看,它確實手握著不少來儲能行業搶生意的天然優勢。

作為全球*的電子代工廠,富士康在規?;a、供應鏈管理和成本控制上的能力早已經過市場驗證——從零部件采購到成品組裝的全鏈條協同能力,可快速實現產品規模量產;自動化生產線的普及,生產流程的精細優化,更是其長期保持低成本競爭的“殺手锏”。

此外,母公司鴻海的全球化布局,具有廣泛的客戶資源與品控經驗,這是一般公司所不具備的優勢。加上早年投資寧德時代積累的電池技術資源,這有望讓富士康能在儲能領域快速立足。

富士康方面曾表示,母公司鴻海在全球化布局、客戶資源、供應鏈體系、品質管控以及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全面賦能,是公司涉足儲能領域的顯著優勢。

不過,當前的儲能市場已經告別“價格戰”時代,富士康擅長的“低價模式”恐怕未必會奏效。要想進入全球TOP玩家序列,富士康需要拿出更多的“金剛鉆”。

早期儲能市場需求分散、產品標準化程度低,部分企業依靠壓縮利潤、簡化生產流程搶占市場份額,這恰好與富士康“薄利多銷”的代工邏輯相契合。但隨著今年“136號文”叫停強制配儲和新能源電力全量市場化,客戶對儲能產品的安全性、穩定性、長壽命及智能化運維有了更高要求,單純依靠降低硬件生產成本已無法打開局面。

并且,當前儲能市場格局已基本形成,無論是電芯還是系統集成領域,寧德時代、比亞迪、陽光電源、特斯拉等頭部企業都已建立起來很高的城墻,行業新進入者的門檻被抬的很高。雖然TOP10榜單排名還有變化,但基本都是“熟悉的面孔”,罕有新入局者,富士康想要打入頭部極為困難。

此外,儲能項目具有強政策性與地域性,頭部企業通過參與早期示范項目、與地方政府合作建廠,形成了深厚的資源壁壘。

反觀富士康,儲能業務起步要晚很多,雖在鄭州、武漢布局了生產基地,但尚未形成經過實際驗證的成熟技術解決方案與廣受認可的品牌影響力,與具備項目經驗、技術沉淀的頭部企業競爭很難有優勢。想要打破現有格局殺進頭部陣營,富士康還需跨越技術、市場、品牌等很多條河。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富士康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