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地上鐵2025屆創連大會現場,地上鐵相關負責人圍繞城際物流定制車型的技術適配、場景應用等內容展開深度分享,系統解讀車型研發與城際場景的匹配邏輯,引發行業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地上鐵「降本征途 城際突圍挑戰賽」圓滿收官,實際運營數據顯示,其定制車型及配套方案在綜合運營效率等方面表現亮眼。除此之外,地上鐵于今年正式發布《地上鐵城際場景解決方案》,攜手寧德時代等生態伙伴,構建一體化服務體系,從車型供給、補能支撐到全周期服務,全方位破解城際物流電動化痛點。這一系列舉措,集中體現了地上鐵在2025年對城際物流領域的深入探索。面對萬億級市場機遇,地上鐵已形成以技術為底層支撐、定制車型為市場需求前鋒、服務網絡為保障后盾的核心優勢。
市場變革與技術突破共同催熟城際物流萬億市場
城際物流作為行業核心板塊,正迎來關鍵升級期。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發展報告(2024—2025)》顯示,2024年中國物流市場規模已突破360萬億元。其中,公路貨運作為城際物流的核心載體,規模約達4.3萬億元(數據來源:中物聯公路貨運分會《2025年中國公路貨運發展報告》),成為推動區域產業與消費流通的重要紐帶。
在“綠色加速度”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城際物流新能源化也步入“破局期”。搜狐網報道預測,到2027年城配領域新能源滲透率將突破40%。此前受技術與場景制約的城際電動化,如今在技術與市場雙驅動下逐步推進。
技術層面,電池、電控與運營網絡的迭代,正逐步突破續航、載重與耐候性瓶頸。主流車型通過提升電池密度與智能能耗管理,實現超300公里續航,覆蓋中短途場景;快充與低溫保溫技術也顯著提升了車輛的極端環境適應性。市場層面,即時零售規模擴張推動物流模式從“城市內”向“城市群”延伸,車輛功能也從“運輸工具”升級為“移動履約節點”,與新能源車型的電子化、智能化特性高度契合。
盡管萬億市場空間與持續成熟的技術為城際物流新能源化創造了有利條件,但續航不穩、補能不便與成本難控等關鍵痛點仍待有效攻克,要推動行業邁向下一階段,亟待一套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實踐破局,地上鐵多維舉措探索城際物流電動化
面對續航不穩定、能耗可控性欠佳、充電基礎設施不足等城際物流核心痛點,地上鐵在2025年展開了系統性破局。以“技術、車型、服務”三大支柱為依托,通過打造定制車型以攻克續航與能耗瓶頸、推出《地上鐵城際場景解決方案》以構建全鏈路服務體系、聯合寧德時代、時代新安、陜汽商用車開展「降本征途 城際突圍挑戰賽」以驗證車輛運營效率這三大關鍵動作,為城際物流行業提供了一條值得參考的綠色轉型路徑。
地上鐵針對城際物流的多樣化場景,打造了包括地上鐵K63(坤勢)在內的定制車型矩陣,以差異化產品滿足城際物流場景的多樣需求。地上鐵綠色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市場官康平陸,在地上鐵2025屆創連大會現場特別提及重點車型“地上鐵K63(坤勢)”。該車型在地上鐵「降本征途 城際突圍挑戰賽」中的實測數據顯示,其百公里電耗26-28度、能耗降超30%,不僅將司機作業半徑從200公里拓展至600-800公里,還可借駕駛休息間隙完成十幾分鐘超充/換電,輕松實現跨區域運輸,有效打破城際出行的續航與補能限制。地上鐵通過地上鐵K63(坤勢)等車型構建的定制化產品矩陣,直面城際物流在續航、能耗、時效等關鍵挑戰,為不同需求場景的客戶提供了可靠的車輛保障。
通過發布系統性解決方案,地上鐵形成了覆蓋城際物流車輛選型、成本優化到服務配置的全鏈路服務支持。《地上鐵城際場景解決方案》以“3大場景+5大產品+15大服務”為框架,整合寧德時代“巧克力換電”等生態技術,為不同場景下的城際物流運營提供了完整支撐體系。
依托車輛運營實戰驗證,地上鐵以真實運營數據破除行業對電動車輛勝任城際高頻運輸的疑慮。通過聯合生態伙伴開展「降本征途 城際突圍挑戰賽」,在多地真實線路中全面驗證車輛性能,為推動城際物流電動化規?;瘧玫於诵判幕A。
從車型適配到場景化解決方案的服務閉環,再到運營實戰驗證,地上鐵這三大舉措層層遞進,不僅是面向城際電動化的積極探索,更是其“技術-車型-服務”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
體系協同,地上鐵“技術-車型-服務”三大支柱賦能城際物流綠色轉型
地上鐵在城際物流領域的系列實踐,不僅源于對市場痛點的敏銳洞察,更依托于其構建的“技術-車型-服務”協同體系。這一環環相扣的解題閉環,為行業探索城際物流電動化提供了創新思路。
地上鐵以數智化技術為底座,為城際物流電動化構建了"可度量、可優化、可連接"的運營體系。地上鐵綠色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市場官康平陸在2025屆創連大會上表示,公司自2020年起推進物流數據體系建設,通過構建指標體系與分析模型,將數字化能力深度植入產業生態。目前,該數據體系已覆蓋主機廠、零部件及改裝企業等多類伙伴,并延伸至安全風控領域。這一數據體系,基于實時車輛監測提升產品安全與性能,通過數據持續反哺產品迭代與運營升級,形成了從數據驅動到運營提效的完整閉環,為城際電動化提供持續迭代的數據體系支持,推動城際電動化實現從經驗運營向數據驅動的系統升級。
定制車型作為地上鐵破解城際物流電動化痛點的關鍵載體,通過場景化研發與實測驗證,有效應對續航、補能等多重挑戰。無論是主打低能耗的地上鐵K63(坤勢)、實現快速補能的地上鐵K63S(坤勢-換電版),還是專攻重載的地上鐵S61(陜汽S300),都圍繞續航、能耗、載重等核心痛點進行定向開發,從產品層面突破了城際場景適配性難題,為電動化落地打下關鍵基礎。
在服務端,地上鐵構建了覆蓋車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生態,將車輛價值延伸至運營全周期,系統性破解成本、效率與風險管控等核心難題,為城際物流電動化提供了運營保障。通過"租售服務"提供靈活的用車方案,"精準充"優化能源補給效率,"無憂修"與"24h救援"確保車輛高出勤率,"安行達"強化行車安全保障,"車管家"實現精細化管理,配合"全網一賬通"打破地域壁壘。該服務體系不僅為城際電動化掃除了運營障礙,更通過標準化、網絡化的服務布局,為行業構建了可復制、可持續的電動化運營模式,推動城際物流從單一車輛電動化向全鏈條運營綠色化邁進。
地上鐵在城際物流電動化領域的探索實踐,源于其十余年新能源物流車的運營經驗與始終堅持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價值導向。區別于單一產品輸出的傳統模式,地上鐵從場景痛點出發,通過連接生態、整合優質資源,構建了覆蓋“技術-車型-服務”的全鏈路能力體系,實現了從提供運輸工具到輸出完整運營方案的升級。這一生態協同模式,不僅為城際物流電動化提供了落地樣本,更通過生態協同效應,加速了整個物流鏈條的綠色轉型。未來,地上鐵將持續與生態伙伴協同創新,驅動物流行業向綠色、高效、智能方向加速邁進。
責任編輯: 江曉蓓